作者:张永群通配资
春暖花开的季节,适合读一本温柔的书。《四个春天》就是这样一本温柔的书。可能有人对书名眼熟,因为它的同名纪录片电影颇为有名。这部电影曾获得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、第28届上海影评人奖年度华语十佳影片等。
这本书的作者,也是同名电影的导演陆庆屹,出生于贵州独山。电影拍摄零基础的他,耗时6年完成了这部处女作《四个春天》,记录下家乡年迈父母寻常生活中的诗意。为什么是“四个春天”?因为“北漂的人,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回家”通配资,作者记录的便是2013年到2016年回家过年时感受到的四个属于家乡的春天。
文字和影像,都饱含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凝视。但看过电影再去读书,又觉文字的韵味悠长。那些镜头无法完全捕捉的细腻情感,在字里行间流淌,那些转瞬即逝的画面,也通过文字获得了定格。
比如,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独山美景的空镜头,有时会觉得没交代什么,继而会下意识忽略景色背后那游子凝望故土时眷恋的目光。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,讲的是陆庆屹与朋友老帅开车进山的事,书中这样写:“我随他坐下,凝视瀑布,视线一刻也舍不得离开。老帅说,你发现了吗,这条瀑布不像黄果树,一条河从最上面落下来。它的水是从崖子的岩层夹缝里流出来的,是不是很奇特?所以我一定要带你来看看。我又是感动又怕耽误他工作,四处徘徊了一会儿,狠狠心说,走吧。”看似是山景水景,实则暗藏深情,文中有多处关于家乡景色的描写,都让我们读到了此前未能发现的乡愁。
再如,电影中有一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:画面左边,陆庆屹的妈妈在用缝纫机做活;画面右边,爸爸在隔壁房间唱歌,正挥手打着拍子。读书之后,我们发现原来这是陆庆屹在睡醒后的“紧急抓拍”。他说:“两人手势起落的节奏韵律,奇妙地应和着。我连忙架起相机,镜头都来不及换,按下按钮,站在他们对面的夜黑里,静静地看着,心中排山倒海。那是我第一次在一定距离外,长久地凝视我的父母,我仿佛看到了‘地老天荒’这个词确切的含义。”读完书后再去看纪录片,感受是不一样的,很多画面在文字里获得了新的注解,二者相互映照,让平凡的生活片段变得不同。
从内容到表达,这本书散发出无尽的温柔,但温柔中自有力量。
这份力量来自父母对儿女毫无保留的爱——妈妈去沈阳看女儿,出发一个月前就开始发愁,愁怎么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搬过去,最后到沈阳时妈妈带的东西两辆车都塞不下,惹得姐姐在机场大哭。这份力量来自爸妈那份豁达的处世哲学——谈到干活与吃苦,妈妈说:“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嘛,我们就当玩了,边玩边锻炼身体,好得很嘛”;除夕夜准备看春晚时突然停电,黑暗里响起爸爸的笑声,“哈哈哈,好玩”。这份力量也来自最平凡的生活瞬间——妈妈哼着歌做饭,爸爸悄无声息地在睡觉前去每个人的房间打开电热毯,家人在一起侍弄植物、看麻雀在自家树上做窝,当我们离开家乡,不再与琐碎的生活角力,家乡生活中的一幕幕便变得格外让人心头滚烫。
读这本书,会让人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亲人,也会让人产生记录的冲动,用文字也好用影像也好,总想如陆庆屹一般为自己为亲人保存一些记忆。我们为书中的细节动容,其实也是在辨认自己生活的倒影,书中传递的那种力量,能够令人感同身受通配资,抵达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
德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